问律师十大忌讳

作者: 2023-11-04 16:57:01

问律师十大忌讳,很多人对于问律师十大忌讳不是很清楚,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,希望此文章能帮到你。

问律师十大忌讳

一、不将卷宗交给犯罪嫌疑人家属查阅、复制,防止泄露案卷材料及其他依法不应公开的信息。

二、不向当事人书信、物品,不递香烟。

三、谨慎传达信息,不为当事人传递案件线索,特别是检举揭发犯罪的立功线索。

四、不能让犯罪嫌疑人用自己的手机打电话。

五、不能与当事人串供、毁灭、伪造、转移证据;共同犯罪中,不能直接告诉当事人其他被告人是怎么说的。

六、禁止疏通关系,要有被监听的意识。

七、预测案件要慎重,对案件前景持保留态度,不能承诺案件结果。

八、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,给予安慰和疏导,又不能被带进沟里,失去独立判断。

九、不要直接询问当事人有没有实施所指控的犯罪行为,不要让当事人描述案件的细节。

十、不能直接教导当事人怎么说。

一忌:大话满口 酒气熏天 律师不是酒囊饭袋,也不能做“牛皮将”。大话说过了头,自己都不信,让当事人信也难。

二忌:吞云吐雾 慢不经心 二郎腿、转椅、茶水、香烟... ...很容易使人们联想“机关”,习惯成自然的“办公”作风,已与律师服务性质格格不入,对待“来客”的态度应当尽快改、尽早变。

三忌:以貌取人 见钱眼开 大案、要案、经济案虽是“抢手货”,但业务水平是在各类案件中磨练提高的。评价敬业精神好坏,当事人是最有发言权的。

四忌:抛开法律 任人摆布 律师服务必须靠住法律这个“边”。因此,依法办案、独立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!

五忌:只拉关系 不抓业务 正常的业务关系不能缺少,而正常的业务不能以不正常的人际关系来代替。整天“你好我也好、哥大兄弟小”跑来跑去,会一事无成的。其实,很多情况下,你的“关系”看得重的是你的“付出”,而绝对不是你这个“人缘”,用“付出”换来的“人缘”是高价的,有时甚至是特价的。

六忌:巧立名目 超收费用 收费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。要记住,不该挣的钱本来就不属于你,小的“不当得利”往往会带来大的麻烦。费用收的恰当,日子过的坦然;费用收的超标,“钱”就花的“大方”,损失的除了当事人,还难免搭上一个律师人生!

七忌:手续不全 案卷不整 天天办案无案卷,经常代理缺手续。所谓的“空手道”律师工作法,不但看上去不雅、工作起来不便,还容易使一些别有用心的当事人钻空子。因此,改变工作方式还是从改变工作作风、工作习惯开始!

八忌:沉默寡言 不争不辩 。自己明白了,就误以为对方(或当事人或法院)也明白了,这是不对的。律师,不仅要具备一个律师的“脑袋”,还必须有一张律师的“嘴”。不声不响,不会引起对方同情与好感,能言善辩方能赢得对方尊重与敬佩!

九忌:巴结官员 抵毁同行 官员的权势往往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,适宜的利用未尝不可。但过度的、刻意的、不择手段的“巴结”,陪上不自然的笑脸,说着违心的言词;而视同行为“天敌”,不分场合百般抵毁。

十忌:信心不足 缺乏斗志 案件来源于社会生活,类型五花八门。操作中靠单枪疲马、孤军奋战,一旦遇到困难,锐气大伤,精神受措,对自己的战斗力产生质疑。

有些人请律师的目的就在于请律师去“搞勾兑”,希望律师给他们“牵线搭桥”或者提供“机会”,并在初次见面时就直言不讳、满嘴放炮。律师的价值在于根据事实与法律,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,而非给客户带来“打官司就是打关系”的不良体验。

禁忌二 、和律师讨价还价

聪明的当事人不会纠结于律师的报价。有操守的律师,他的服务一定能够匹配其报价。事实上,这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服务状态,而不浪费大量精力去讨价还价。

禁忌三、轻信律师的承诺、保证

实务当中,有部分当事人在初次与律师打交道时,就要律师对案件结果作出承诺,这是极其可笑的。

禁忌四、熟人介绍的律师并非可靠

有部分律师和介绍人沆瀣一气,律师给予一定提成的介绍费,介绍人负责介绍案件。

所以,清醒的当事人应该去全面考察律师的个人执业经历、执业专长,而非轻信熟人的介绍或鼓动,要有自己的客观标准和评判尺度

1

我查过这种问题,网上这么说

律师内心想法:互联网时代,网上的评论人参差不齐,法律信息更是鱼龙混杂,新旧法律的更迭修改,更有违法犯罪集团在网上行骗。既然您已经来到专业律师面前,就坦然相信律师吧!

2

您是权威专家,一定能打赢我的官司

律师内心想法:这话貌似是对律师最高程度上的认可,可律师听到此话后感受到的多半是负担。律师是人不是神,我们会选择最适合您的诉讼方案,但任何诉讼也都伴随不确定性出现,从这个角度讲,很多官司有时难达到您的全部预期。

3

某律师水平太差,耽误了我的官司,我换了他

律师内心想法:这话会给律师留下不太好的第一印象,既然今天您抱怨了昨天的律师,那么明天您是不是就有可能与眼前的律师发生冲突呀?此时,律师除了解答你的咨询,可能会多一份对你的提防。

4

跟我一样的官司,别人家都打赢了

律师内心想法:每个案件的情况能一模一样吗?如果案件雷同,律师的工作就不会这么复杂啦!每个案件会有不同情节,每个案件会出现不同证据,每个案件的管辖机关不尽相同等等,最终个案结果,当然会存在差异。

5

针对我的问题某律师给我打保票了,你怎么说不确定

律师内心想法:社会上律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,随意下海口、拍胸脯的律师还是有的。不过,绝大多数律师一般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。信任是委托关系的基础,法律问题的很多解决方案都是多元的,比如民事调解,有律师说可以,有律师说不可以,这应该是好消息,至少说明您的案件是有谈判余地的。

6

某律师说可以,为什么到你这儿不行

律师内心想法:你说某律师会见可以传递纸条香烟,你又说某律师刑事阅卷材料可以给你复印,这样一位“好律师”冒着吊销律师执业证风险为你办事,本人实在无法“超越”。对了,本人最近听说,有律师为当事人伪造好证据,打赢了官司。牛啊!要不您去请他?

7

这是我朋友一审法院判决书,你看判得是否公平,上诉能否改判

律师内心想法:不管是民事案件、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,打官司就是打证据,在实务案件中,最重要的是定案证据而非一般证据。根据当事人特定需求,诉讼目的也各有不同。但是证据能不能被法院采纳适用,这才是关键。而法官采纳的证据就是定案证据。法官主观上根据自己的经验、逻辑判断后,最终采纳适用证据。这些定案证据律师没有认真审核,光给律师一纸判决书,律师是无法作出较为客观准确地判断的。毕竟,律师不是法师,不是算命先生!

8

这个案子胜算率是百分之多少

律师内心想法:世界上没有100%胜算率的案子,没有90%胜算率的案子,甚至没有80%胜算率的案子。你肯定可以接受我说胜算率70%。好,我就说这个案子胜算率70%。最终,你败诉了,我解释说30%的可能性出现了,你不太幸运哦!所以,这个案子胜算率是百分之多少这一类问题,不提也罢。

律师同行们接受当事人咨询时,我们相信这八句话出现的频率应该高吧!写此文的目的不在批判当事人,而是反思自己的律师工作。当事人与律师之间应当相互尊重。律师应当尽职尽责,在最大的范围内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阅读

最新游戏 更多
Cnzz